【柴胡】无公柴胡生产技术


柴胡: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(Bupleurum chinense DC.)根,柴胡味苦、辛,性微寒 。 归肝、胆经 。 具有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阳举陷功能,主要用于感冒发热,寒热往来,胸胁胀痛,月经不调,子宫脱垂,脱肛等症 。

【柴胡】无公柴胡生产技术

文章插图

柴胡适宜生长的条件 柴胡喜温暖湿润的气候,适宜在600m~800m海拔高度浅山区较干燥的山坡、林缘、林中隙地、草丛及沟旁生长,耐寒性强,抗干旱,怕水浸,比较理想的土壤为壤土、沙质壤土或腐殖土 。 柴胡种植基地选择 建立柴胡生产种植基地须是柴胡生长的最适宜区,并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 。 按GAP要求,大气环境应适合GB 3095—2012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标准;土壤环境条件符合GB 15618—1995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》标准;灌溉水符合GB 5084—2005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》标准 。 远离主干公路及污染源,交通方便,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田栽培,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 。 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,应清除田间的石块、树枝等 。
一 、种植管理
1.1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 。 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~3000kg或施70kg酵菌素生物肥 。 把基肥撒匀,翻入地内,再深耕细耙 。
1.2品种选择及要求 以《中国药典》收载的伞形科植物柴胡(Bupleurum chinense DC.)为物种来源,选择籽粒饱满、发芽率不低于70%的种子 。
1.3播种
1.3.1播种时期 春播在3月中旬, 清明前进行;秋播霜降前后进行 。
1.3.2播种方法 按20cm行距开条沟,沟深1.5cm~2cm,将种子均匀撤入沟内,后覆土1cm~2cm,稍加镇压即可,每667m2播种量1.5kg~2.0kg 。
1.4田间管理
1.4.1覆盖物 春播、秋播选用麦草或茅草等覆盖,覆盖至不露土为宜,然后上压树枝即可 。 播种后,每5d检查1次,观察墒情,如干早应在覆盖物上喷水 。 待苗出土后,于阴天或晴天傍晚逐渐多次揭去覆物 。
1.4.2定苗 苗高2cm~5cm时,按株距5cm~6cm定苗 。 缺苗的地方,间出壮苗于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补植 。
1.4.3中耕除草 结合定苗进行中耕除草 。 浇水或雨后及时中耕,保持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 。
1.4.4灌水排水 苗期控制水分,返青期及追肥后及时灌水,收获前酌情灌水 。 雨季疏通排水沟,排出田间积水 。
【【柴胡】无公柴胡生产技术】1.4.5追肥 8月上旬每667m2追施磷酸二铵20kg,开沟施入 。
1.4.6摘心除蕾 7月~8月及时摘心除蕾 。 生长2年以上的植株在花蕾形成初期,用镶刀割去茎梢 。
2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条件 柴胡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条件见附录A 。
3病虫害防治
3.1防治原则 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通过选用抗性品种,培育壮苗,加强栽培管理,科学施肥等栽培措施,综合采用农业防治,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,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,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。 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遵守GB 4285-1989,没有标明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品种,收获前30d停止使用,农药的混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 。
3.2蚜虫
3.2.1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蚜虫,有翅蚜初发期可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黄板;或用60 cm×40 cm长方形纸板或木板等,涂上黄色油漆,再涂一层机油,挂在行间株间,每 667m2 挂30块~40块 。
3.2.2生物防治 前期蚜量少时保护利用飘虫等天敌,进行自然控制 。 无翅蚜发生初期,用0.3%苦参碱乳剂800倍液~1000倍液,或天然除虫菊素2000倍液喷雾防治 。

推荐阅读